行业新闻

LED供需格局分析—芯片为王

时间:2017-02-16 10:22:34  作者:中国建设资讯网  来源:中国建设资讯网  查看:408  
内容摘要:    2016年是LED行业变革之年。年初,中小型厂商敌不过“LED寒冬”纷纷倒闭,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城市巨头调整策略,关停产品线,产能过剩得以缓解。而三安光电、木林森、飞乐音响等本土LED企业则欲通过海外并购,扩宽覆盖范围与技术实...
    2016年是LED行业变革之年。年初,中小型厂商敌不过“LED寒冬”纷纷倒闭,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城市巨头调整策略,关停产品线,产能过剩得以缓解。而三安光电、木林森、飞乐音响等本土LED企业则欲通过海外并购,扩宽覆盖范围与技术实力。在行业整合、产能出清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格局逐步完善。除此之外,成本端涨价与供需不匹配推动了LED行业迎来了四次涨价热潮,由芯片与封装环节传导至终端产品,企业利润上扬,行业进一步回归理性,景气度回升。展望2017年,特别在具有高附加值的小间距、智能照明、车用LED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下,我们判断在经历重整后的LED行业会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价格趋势向好。
    供需存异,芯片涨价预期升温
    顺应产业链传导的次序,处于产业链前端的LED芯片企业主要受原材料、人力成本、制造费用的影响;封装环节成本有45%来自于上游芯片;下游以照明为例,40%的成本来自封装环节。可见,这三大环节之间有着相互传导的作用,前端的成本会转嫁至下游。普遍来说,供需不匹配会直接影响价格,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反向指导供需。根据对LED产业链预测,我们认为2017年LED芯片年产量将达7368万片(2寸片),一方面与中游封装厂扩产脚步存在脱节,另一方面下游应用需求逐步扩大。供给端内部链条已不能衔接,与下游应用更是存在供需差异。随着智能照明、小间距显示技术与汽车LED带来需求增量,LED照明渗透率提主旋律仍在,17年芯片需求量达8715万片。我们判断LED芯片涨价预期明朗。
    标的推荐:重点首推三安光电
    顺应产业链,在芯片端,我们看好29%市占份额的行业龙头三安光电。依据对行业供需判断,看好公司受益于未来涨价行情。相较于与同行,三安的优势有:一是无与伦比的有效产能,二是LED芯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三是芯片产业链上游配套完毕,助力公司抓住芯片价格上扬行情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并且,化合物半导体业务有望今年开花结果,有望成为5G芯片领域的代工王者。另外我们在封测端,关注鸿利智汇与国星光电;在应用端,看好小间距显示屏代表洲明科技与利亚德。
    产能出清,从血拼到回归理性
    LED被称为第四代光源,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其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等特性受到青睐,主要应用于普通照明、显示、背光源、装饰、汽车照明等领域。除开下游的应用领域,沿终端产品向上回溯,LED产业链分为衬底、外延片、芯片制造、封装与应用五大环节。中游芯片环节生产出的芯片输送到下游封装厂,封装成单颗LED产品以保护芯片。因此,对于下游应用端需求的LED颗数,芯片与封装环节作为供给端与下游的匹配程度形成了LED行业的供给机制。
    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LED产业快速发展,覆盖包括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特别在背光与照明的双驱动下2010年的行业增速达到45%。但2014年开始,因背光市场呈饱和态势致使价格下滑,照明行业成主要支柱。其后,行业内一片乱象,以低价策略实现薄利多销,致使行业增长受到阻力。2016年,行业有恢复增长的迹象,年增幅上涨至23%。
    2016年是LED行业变革之年。年初,中小型厂商敌不过“LED寒冬”纷纷倒闭,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城市巨头调整策略,关停产品线,产能过剩得以缓解。而三安光电、木林森、飞乐音响等本土LED企业则通过海外并购,扩宽覆盖范围与技术实力。在行业整合、产能出清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格局逐步完善。除此之外,成本端涨价与供需不匹配推动了LED行业迎来了四次涨价热潮,由芯片与封装环节传导至终端产品,企业利润上扬,行业进一步回归理性,景气度回升。
    在2016年的调整下,LED行业结构、供需结构、涨价趋势都无疑成为2017年的关注点。展望2017年,特别在具有高附加值的小间距、智能照明、车用LED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下,我们判断在经历重整后的LED行业会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持续涨价势头,行业格局向好。
    供需存异,涨价预期潜在升温
    LED芯片格局趋稳,设备量提升
    LED芯片环节是指给外延片加上电极,以便与封装和应用。而LED外延片是指在衬底基片生长出的特定单晶薄膜,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
    曾经,LED外延片生产是我国LED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主要采用Veeco与德国Aixtron的MOCVD设备进行外延生长。
    2012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MOCVD设备成功;“十二五”期间,国家更是继续加强对外延片领域的关注,鼓励企业向上游上游拓展。至此,国内LED外延片技术提升迅速,产品已经可以达到中高档水平。依据高工的资料反映,如果将MOCVD数据统一换算为 K465i机型,2015年全球MOCVD机台安装量达到3,130台,其中我国贡献1473台,产能占比47%。除去报废的设备,2015年我国MOCVD保有量为1220台。
    尽管,我国MOCVD设备数量大幅提升,国产化率不断升高,MOCVD设备作为LED外延片的生产设备,始终是计算LED芯片的关键指标。因此,根据行业格局、厂家扩产情况计算MOCVD设备数量是预估LED芯片供给的主要方法。
行业发展与格局
    2015年,我国LED芯片产量增长迅猛,实现60%的增长。不过大幅的产量增长背后并不乐观,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与行业低价竞争的乱象下,价格降幅也较大。预计今年LED芯片行业需求量依然持续增加,芯片企业也在价格战中高举涨价旗帜,价格下降趋势稍有放缓,芯片行业将加速整合。
    在上游LED芯片领域,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润达等本土芯片厂商通过扩产、整合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小厂倒闭与晶电的市场蚕食,我国LED芯片格局趋稳。预计到2016年,LED芯片市场前十大厂商占比将达77%,以各自联盟划分市场或成趋势。以LED芯片市占前三为基准,形成三安体系、晶电体系与华灿+澳洋顺昌+木林森体系三大阵营已现雏形。
    LED芯片厂商大多都涉及外延片生产领域。通过搜集目前各企业MOCVD设备情况,进一步正式LED芯片市场市占与MOCVD保有量有一定关系。并且,与行业集中度特性相呼应的是,有扩产计划的厂家均为大厂。因此,通过观察芯片厂商在MOCVD设备上的投入情况,能初步估算未来产能走势。
    扩产计划与产能预判
    一直到2016年初,LED芯片界的供需问题仍尚待解决,随着晶电关停25%的产能、小厂供给减少与下游驱动,供需结构逐步调整;2016年下半年,下游需求带动上游供给旺盛,一度出现趋紧的状况。芯片厂商的扩产计划也顺势跟进,比如三安芯片项目二期在落地、澳洋顺昌增加设备、华灿光电也启动总投资60亿元的LED外延、芯片及蓝宝石项目。除此之外,中型的外延片厂商也在启动扩产计划。我们预估2017年大陆地区的MOCVD设备出货总量将达到232台。
    基于对行业普遍情况的了解,提出以下假设:
    1. 考虑到设备老化的情况,对2015年以前的设备以80%折算开工量;
    2.2017年新增装机量分4个季度平均记入新增,即每月台;
    3. 产能以2寸54片机进行折算。
    LED封测增速趋缓,扩产氛围浓
    LED封装即将上一环节的LED芯片封装成单颗成品,保护芯片以防止其长期暴露或损坏,能起到稳定芯片性能、提高光取出率与发光效率、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并且,封装环节的技术与资金门槛较低,又与市场联系最紧密,成为我国在LED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一环。
    通过Lamp-LED、TOP-LED、Side-LED、SMD-LED等封装方式,将片状芯片在固晶、安装金线、荧光粉涂覆、装配透镜与灌胶固封环节后,形成颗粒状成品。
    行业发展与格局
    2015年开始,我国LED封装器件价格下滑力度极大,超过50%。行业多年混战的氛围亟待解决,正式进入竞争淘汰期。价格的持续下滑带来的渗透率上移、新兴市场的推动、芯片端涨价、下游需求增加等因素使得2016年LED封装行业缓慢回暖,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在成本优势明显、应用领域需求与封装厂商扩产的推动下,我国早已成为最大的“全球LED封装器件生产基地”,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从2014年开始,市场竞争白热化致使中小厂被迫关闭或被并购,大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抱团迹象显现,行业集中度提升。目前,除开传统大厂木林森之外,国星光电、鸿利光电等LED封装厂也在发力。LED封装行业集中化发展已成趋势,但不同于上游芯片环节,行业门槛较低,集中程度并不显著,洗牌预期仍存在。
    截止2016年3季报数据,LED封装主要厂商平均毛利率为21.42%,同比上涨0.41%。可见具有优势的封装大厂在9月的涨价潮后盈利能力得到改善。特别在芯片厂商、封装厂商形成合作体系后,利润空间会良性上移。
    目前,主要封装厂商为了提升毛利、扩大市占比例,一方面积极扩产,另一方面向下游或者上游延伸。
    扩产计划与产能预判
    封装厂在多领域布局、下游市场向好、行业面貌改善的情况下,能有更多的资金实力进行扩产。特别是并购后,实力稳健的大厂持续在产能上跟进,而曾经盲目更烦投产的中小厂在行业洗牌后产能建设放慢。再者,封测环节与下游应用直接挂钩,产能投放量更是与下游需求最为密切。因此,关注目前大厂的扩产进度也是判断供给的一大标准。
    近两年,封装厂商瞄准照明、车用LED与显示屏领域扩产,步伐明显快于上游芯片厂商,促使LED芯片厂家加大供给。去年十月,国星光电发布又在LED封装项目砸入4亿,产能加码。 除此之外,木林森、鸿利智汇与聚飞光电等具有扩产的计划。
    基于行业市占率,企业产销比例,提出以下假设:
    1. 以聚飞光电产销比作为基准;
    2. LED产品每颗单价统一。
    我们预估2017年大陆地区的LED封装产量达4530亿颗
    照明+显示两侧加码,需求缺口扩大
    LED 应用环节是形成最终产品的最终一步,应用端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将LED封装产品制成LED照明灯、显示屏、LCD背光源等产品。2016年LED应用产值达到4286亿元,同比增长23.9%。
    LED通用照明市场以2040亿元的产值,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支柱,占比达47.6%。显示屏领域则是由小间距LED技术拉起新一波热潮,产值达548亿元。而背光领域,在 OLED、QLED等新显示技术的挤压下增长缓慢,进入停滞发展时期。
    除了传统的应用大类,近年来智能照明、小间距显示技术与汽车LED正给行业带来需求增量。并且在白炽灯替代的号召下,LED照明渗透率提升仍是LED需求的最大主力。
    需求方向一:LED照明
    在白炽灯被迅速淘汰的节奏下,LED已成为照明的主流光源。据半导体照明推算,2016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达到42%,增长10%,其中国内LED照明产品产量约80亿只,同比增长33%;内销产品约38亿只,同比增长35%。在市场结构方面,本土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坐拥成本、市场等优势击败强势的国外厂商。自2014年起,国外大学厂商纷纷选择退出或者被收购。我国照明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对上游LED产品的需求也在激增。
    LED照明技术进步的发展与上游LED芯片材料的价格的下降,成为了提高LED灯市场的助力器。前端芯片与封测厂商在竞争中不断压低产品价格,降低利润,给LED照明渗透提供了机会。
    需求方向二:显示屏+小间距
    2016年后半程,LED 显示屏行业增长迅速,其中小间距显示屏贡献明显。小间距LED显示屏具有高清画质的特点,符合消费者需求;此外,其间距小的特征使LED 显示屏每平方米平均使用LED 数量会翻倍增长。即使在需求面积保持不变,LED 芯片和封装使用数量也会以4倍速度增长。再加上,小间距LED显示屏已进入市场成长期,据统计数据显示,小间距市场产值也有望以21%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升,从2016年的3亿美元成长到2021年的8亿美元。因此,据LEDinsides预估,小间距LED消耗数量将以46%的复合增长率推进,2021年将消耗1,898亿颗粒。
    面对庞大的产能竞争压力,众多LED应用厂商在都跻身小间距领域,例如利亚德、艾比森。在去年小间距行情的带动下,企业盈利状况突出。未来,小间距领域会迎接更多的企业参与,芯片与封装需求会进一步提升。
    基于各细分应用行业的增长情况,对应芯片需求增长,提出以下假设:
    1. 以2015年芯片需求量为基数,以各领域市占比划分细分需求片数;
    2. 以各细分应用领域市值增长率预估需求量。
    我们预估2017年大陆地区的LED芯片需求达8492万片。
    三大环节,供需传导
    顺应产业链传导的次序,处于产业链前端的LED芯片企业主要受原材料、人力成本、制造费用的影响;封装环节成本有45%来自于上游芯片;下游以照明为例,40%的成本来自封装环节。可见,这三大环节之间有着相互传导的作用,前端的成本会转嫁至下游。这样,便可以解释去年的涨价热与预判今年的涨价情况。
    首先,芯片厂商根据原材料、成本、下游需求,改变不同尺寸芯片产品价格。其次,对于封装企业,芯片端涨价,整个成本端都有提升。一般,公司通过提价和提升自动化率来保障收益,对上游加价有一定消化能力。最后,在应用端,由于细分市场比较多,在某一领域的需求增加一是会使得该领域供给不足,二是在芯片大量投入热门行业的同时,其他领域LED供给不足便会出现,一旦需求增加,涨价契机会波及其余非热门应用产品。普遍来说,供需不匹配会直接影响价格,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反向知道供需。
    去年9月小尺寸芯片的涨价事件可以作为参照,三安、同方、中科等厂商,一是在成本考量下,二是小间距显示屏市场需求增长下,纷纷对小尺寸芯片实行提价。一时间小尺寸芯片涌向小间距领域,供给短缺。而照明领域对小尺寸芯片的需求顺势紧缺。短时间内,价格进一步上涨。芯片厂商也随之调整布局。
    根据对LED产业链预测,我们认为2017年LED芯片年产量将达7368片,一方面与中游封装厂扩产脚步存在脱节,另一方面下游应用需求逐步扩大。供给端内部链条已不能衔接,与下游应用更是存在供需差异。随着智能照明、小间距显示技术与汽车LED带来需求增量,LED照明渗透率提主旋律仍在,17年芯片需求量达8715万片。我们判断LED涨价预期明朗。
    标的推荐
    芯片龙头:三安光电,受益涨价机遇
    三安光电以29%的LED芯片市占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目前LED芯片行业格局逐步优化,公司在供需调整后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今年1月3日,在原材料成本端压力下,公司利用议价能力对S-30MB/S-32BB系列产品上调8%的价格,迎来开年第一涨,利好公司业绩。依据对行业供需判断,最上游的芯片厂商盈利弹性最大,看好公司收益于未来涨价行情。
    相较于与同行,三安的优势有两点主要体现,一是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同行竞争者,二是产能优势。对于毛利率,LED芯片行业整体在2016年一季度表现不佳,三安仍大幅领先,常年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公司整体毛利在二季度达到低点,主要是因为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刚刚放量,对于毛利率有下修影响;三季度已逐步恢复上扬;预计四季度毛利率会逐步改善。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说明公司在生产成本的管控上要优于同行,在LED芯片涨价的大机遇下,能更好的将营收转化为利润。
    截止2016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9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5%和3.39%。加上今年四季度表现,预计公司将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对于产能,公司目前MOCVD设备储量已达到286台(折合成2寸机),仅次于台湾晶电,位于行业第二。MOCVD设备是保障生产的重要环节,即使其他厂商近期都有扩产计划,公司在设备拥有量上的优势短期无法跨越。17年。公司余下94台设备会逐步到位,届时370台设备的产量将能满足订单要求。
    对于未来高附加值领域,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安瑞光电,专门开展汽车照明业务;紧跟Micro LED前沿技术实现业务增长。
    公司自2014年起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实现二次突破。化合物半导体主要包括以GaAs与GaN。GaAs主要适用于高频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IC器件,GaN器件将主要应用于高速、高温领域。2016年,公司化合物半导体事业完成放量。目前公司一期产能达4000 片/月,公司去年上半年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参与的客户设计案263个,有19个芯片通过性能验证,后期有更多的方案通过验证。去年11月,公司还与GCS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厦门三安环宇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形成共赢,卡位5G芯片市场。
    去年12月,公司又与国开行共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国开行与公司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2年,在这四年间其通过注资,实现了对三安的全面覆盖。除去融资,国开行还引导了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给三安成立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带来64亿的支援。国开行对公司的支持完全体现了其对于LED芯片制造的关注。此次《合作协议》通过并购贷款、项目贷款,集团统借等方式与公司更加深度的合作,并且也拉开了国开行300亿资金重点布局LED芯片、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序幕。受到了注资的三安,能有更多的余力实现并购或者项目拓展,表现值得期待。
    整体而言,公司后续将尽快完成其他产品的认证,加快新设备采购进度,加快并购步伐并尽快落实项目,公司未来市场份额与毛利率双双提升。拥有龙头优势+化合物半导体代工布局+国家队支持+汽车、5G新兴领域看点的三安光电具有在LED涨价链条里的绝对优势。
    封测强者:鸿利智汇、国星光电
    鸿利光电是LED封装及应用产品厂商,产品主要应用的领域为LED通用照明及汽车信号照明等。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有LED业务和车联网业务两大块。未来,公司会继续深挖LED行业新的应用领域,红外安防、紫外固化、深紫外消毒杀菌等,形成以硬件+服务的布局模式,完善车联网布局。借由封装产能扩产和去年12月的涨价契机,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国星光电注重LED研发、生产、销售及LED应用。目前,公司占地面积9.2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9.9万平方米。国星光电在立足封测业务的同时,向上游LED芯片、下游LED照明产品的衍生,形成一体化产业链条,全面布局。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8.53%;营业收入为16.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5.64%。公司顺应国企改革号召,更加拥有市场活力。未来,看好公司封装产能提升下,以IDM模式抓住机遇。
    小间距代表:洲明科技、利亚德
    洲明科技是我国优秀的LED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从事LED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产品覆盖显示屏和LED节能照明两大板块,其中LED显示屏中的小间距LED屏成为公司发展亮点。公司在小间距板块有很多首创之举,例如推出16:9黄金比例与智能前维护小间距,形成业绩增长点、提升更新换代速率,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顺应小间距爆发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LED小间距产品接单金额为11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96.60%。
    利亚德专攻LED应用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战略布局稳健,思路清晰,步步为营。前期,公司着重LED业务,形成照明与显示业务多个增长点。LED显示业务中,LED小间距实现高速增长,三年复合增长70%以上。小间距进入爆发期,利亚德作为市占率50%以上的小间距绝对龙头将充分受益于小间距行业成长。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4.37%;营业收入为28.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50.40%。下一阶段,公司全力迎接未来3-5年城市景观照明市场的时机,“文化科技+金融”战略,通过与政府共建“幸福城市”的方式提升业绩。
门窗系统 旭格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海德鲁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奥为门窗幕墙系统有限公司 杰斯两合建筑节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四川良木道门窗型材有限公司 阿朗系统门窗
    YK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高档节能铝合金门窗 上海申成门窗有限公司 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亮厦门窗有限公司 上海胜前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幕墙公司 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鸿鑫幕墙集团 青岛鑫山幕墙金属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普维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单单幕墙有限责任公司      
进口门窗五金 德国诺托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德国丝吉利娅--奥彼窗门五金
国产门窗五金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华迪建筑五金件有限公司 北京邓氏亚利门窗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科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江阴市双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科能实业有限公司 香港东城赖氏门窗配件有限公司 顺德坚辉实业有限公司          
幕墙五金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铝型材 广东豪美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国一铝材有限公司 北京和平铝业有限公司 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 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 江苏宇马铝业有限公司
    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 欧金盾铝业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中联铝业有限公司 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硅酮胶 辽宁吕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锋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飞度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辉县市诚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发泡胶 营口天元化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宇晟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锋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哈尔滨佳慧发泡胶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条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邮箱公司 沈阳瑞得塑胶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金筑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窗友塑胶有限公司 河南省辉县市诚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隔热材料 泰诺风保泰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江阴市双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胶 天津晟业达胶业有限公司 北京博创伟业中空玻璃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宇龙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龙口市宝翔橡塑有限公司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沈飞化工工业有限公司 辉县市诚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进口加工设备 意美吉 威格玛 意大利飞幕集团 威力(烟台)木业技术有限公司 金田豪迈木业机械有限公司 韩代中空玻璃设备(扬州)有限公司 济南叶鲁机械有限公司  
铝门窗加工设备 佛山市顺德区金工铝门窗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济南德高机器有限公司 满格机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加工设备 济南天翔玻璃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李赛克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济南叶鲁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立达机器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辰钢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龙宝数控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舜发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昌益和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切割机 北京普金利科技有限公司  
刀具 金丰利刃具(深圳)有限公司 东莞市先锋刃具研磨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WeSale一手库网  中华门窗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玻网  九正建材网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网  云天下  搜门网  木业网  中国建材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客服热线:400 628 1128
Copyright (C) 2005  China Construction Inf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2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