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的“稳定和变化、人性化管理表现”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人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在表面上混沌的纷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出潜在的未知需要和未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这就是现代企业人性管理的任务。
人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德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
人性管理是企业在已有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的变化,为用户提供质优、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必须坚持“复限式”的经营原则,打破原有的分工边界,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采用人性的生产技术和动态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员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最好的推动力。企业对有一定才干的员工因才施用,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就增强了企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营盘建在稳固的基础上总比建在流沙上强,因此,要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夯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
“员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质体现,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独具慧眼的领导往往不是等到员工具备各种能力时才去用他,而是只要他具备基本素质,就给他职位、责任、压力,让他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在人才们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他们多与常人相差无几,但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一鸣惊人。
所以,领导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光影响到个人成长,更会关系到组织的发展。不能否认,错用一个员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企业,如果员工感受不到管理机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那这个企业也就毫无发展前景而言。这种企业如果不加以全面改造或彻底修整,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难以自拔。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员工多能默默奉献,但企业却不能只将员工当“奶牛”。只有企业视员工为上帝,员工才会视企业为家园。
企业管理者是否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管理方法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先在心态上转变了思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改变行为,员工才会更加合作,更加支持,才会真心与你沟通,积极参与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一种基于信任的平等和沟通才可以逐步得到建立。
改变管理方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每个人都不愿改变自己固有的思想和程序,所以人力资源部也不会强求太多,只要每天有一点进步,把工作结合到人性化管理上,就是我们的要求。企业会给每个管理者改变自己管理方法的时间,直线管理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权威的管理习惯,如果马上放下管理者姿态,凡事都和员工沟通,达成一致,恐怕一时很难做到,这需要一个过程。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何况对直线管理者来说人性化管理又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话题。宝洁把员工视作最大财富,在PVP(产品的现期价值)方针下通过推行HPO(高绩效组织),最终实现了宝洁中国的高速发展;中通客车、华为等知名企业更是把成就员工价值写入了“企业宪章”,关键是直线管理者是否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上的缺陷,是否认真思考过、权衡过,只要去想了、去做了,那就一切都好。你也就可以悠然的品茶,分享到成就下属后所获得的绩效收益。为了自己有个轻松的工作,为了有个良好的管理者形象,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绩效,为了能够达成对下属的育成,希望每位管理者站在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思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吧!
日本是世界人性化管理的楷模。学习日企,从关注客户到关注员工。员工尽心竭力为企业工作的热情如何被激活?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他“被信任”。不是只有管理人员“被信任”、“被重用”,日本企业的基本观念是“信任人”,也就是每一位员工都被作为“人”而得到信任、尊重。只有关注全员的工作能力,才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迸发出活力,发挥特长。这就是日本企业用人观的特点。
日本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通过人性化的软件管理,企业可以得到持续发展。规章制度也只是管理者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式。他们认为应该鼓励部下积极工作,但绝不能强迫部下表现出色,做出成就。
只有部下心甘情愿,心情愉快,才能产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所有积极的方面才会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保证产品质量。管理追问原创、简单点最好,不过,也挺全面的!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围绕人的行为、需要、动机等人性本质而探索的管理模式。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是最权威的人性需求理论。
企业人性化管理主张以人为中心,充分重视人性,通过满足人的物质、友情、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员工干劲、开发员工潜能,使员工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开拓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精神的建设,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企业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型企业。
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人性化管理是科学的生产力,它可以创造企业所需的一切。只有将人性化管理融合于我国的企业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性化管理;并经企业管理工作者不懈努力,中国的企业人性化管理必将取得伟大的成就,中国企业必将跻身于强者之中!
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经理必须对这一点有一个清醒且坚持的认识,否则,它将给你带来麻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更愿意全心作付出,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
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观念,就要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更本的就是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那企业该如何进行人性化管理?
1、抛弃旧管理观念
企业管理中,传统的“组织人”模式是建立在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基础上的,这种管理模式主张:只有将员工变成像他们管理的资产一样可以进行预测和控制后,企业管理才是成功的。实践证明,在选择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注重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和服从性,不会倡导员工的个人创新意识和能动精神,也不会鼓励员工去承担风险,久而久之,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死气沉沉的管理状态中。
这时,有才能的员工往往备受压抑和排挤,他们的才能和专业技能也受到限制;基层管理者失去了寻求企业发展机遇或创造新设想的激情与动力,他们不关心会发生哪些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做完必须要做的活。现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不间断地变革和高度不确定性。企业一旦陷入死气沉沉的管理状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会逐步走向死亡。
2、尊重和关心员工
积极创造使员工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前提下,变指挥型、命令式的管理思维为引导型、协调式的管理思维,是高明的选择。关心员工的前途和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公司安德森公司原掌门人温白克说:我喜欢那些最善于鼓励企业所有的员工去实施他们自己的目标的人,而不喜欢向国王一样只会指挥发布命令的独裁者,因为管理真正亲和于员工,不仅要在表面上要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还要真正关心员工的前途和未来,这包括员工的薪水和股票,也包括员工的学习机会、发展机会。
关心员工的家人和家庭。尊重员工,不时地关心一下他的家人,问候一下他的家人。只要让他觉得你很真诚,他就会以极大的忠心和热忱来回报你和你的企业。批评莫伤自尊心,尊重员工,不仅仅反映在赞扬方面,当你必须批评你的员工时,你必须考虑时间和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员工,这样会极端伤害他的自尊心。一般最好在电话中批评员工。这样的“批评”也是尊重,不仅不会使员工产生怨恨心理,还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进,报效企业。
3、给员工以公平感
心理上的公平感。海尔企业文化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给人以公平感,如果不是事实上的公平感,起码也是心里感受的公平感。政策上的保证。美国联邦捷运总裁史密斯在每个办公室的墙上都张贴了一份新的布告—保证公平对待的政策,该政策具体要求所有主管的办公室大门应该全天候的敞开,属下可以随时找上司沟通,在他们之间的冲突与问题闹到更高层的主管面前之前,就可以获得私下的协调。公平比公正更重要。只要公平,有些不合理的东西也能忍受。
4、多用表扬与奖励
作为一个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应该是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在管理中你越多奖励的行为,你得到的越多。
你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奖励的。在尝试着要做正确的事时,人们很容易掉入这样的陷阱:即奖励错误的行为,而忽视或惩罚正确的行为。结果是,我们希望得到A,却不经意地奖励B,而且还在困惑为什么会得到B。经常夸奖、尊重员工,不时地夸奖一下你的员工,肯定他最近的工作,这是促使一个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最简单最实惠的方法。
|
|||||||||||||||||||||||||||||||||||||||||||||||||||||||||||||||||||||||||||||||||||||||||||||||||||||||||||||||||||||||||||||||||||||||||||||||||||||||||||||||||||||||||||||||||||||||||||||||||||||||||||||||||||||||||||||||||||||||||||||||||||||||||||||||||||||||||||||||||||||||||||||||||||||||||||||||||||||
友情链接 | WeSale一手库网 中华门窗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玻网 九正建材网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网 云天下 搜门网 木业网 中国建材网 | ||||||||||||||||||||||||||||||||||||||||||||||||||||||||||||||||||||||||||||||||||||||||||||||||||||||||||||||||||||||||||||||||||||||||||||||||||||||||||||||||||||||||||||||||||||||||||||||||||||||||||||||||||||||||||||||||||||||||||||||||||||||||||||||||||||||||||||||||||||||||||||||||||||||||||||||||||||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客服热线:400 628 1128 Copyright (C) 2005 China Construction Inf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2422号 |